2006年一季度,我国麻纺织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出口再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一、主要经济指标
1、 基本情况
总体运行良好
2006年一季度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户数(规模以上)同比增长17.26%,实现销售产值47.99亿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同比增长22.05%。其中麻纺织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3.41亿元,同比增长11.22%;实现销售收入41.34亿元,同比增长20.11%;麻制品制造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58亿元,同比增长39.12%;实现销售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42.85%。
1-3月份麻纺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17.50万元,同比增长14.54%,其中麻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9.64%,麻制品制造企业实现利润2053万元,同比增长60%。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同比增长39.83%;应交增值税同比增长16.63%。
产销率、利润率略有下降
1-3月份全行业产销率为96.2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2个百分点;其中麻纺织企业产销率为96.3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84个百分点;麻制品制造企业产销率为95.17%,比去年同期增长0.46个百分点。
1-3月份全行业利润率为3.2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22个百分点,其中麻纺织企业利润率为3.1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麻制品制造企业利润率为4.48%,比去年同期涨幅0.48个百分点。全行业毛利率为11.50%,比去年同期的12.41%下降了0.91个百分点。其中麻纺织企业毛利率为11.44%,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麻制品制造企业毛利率为12.12%,同比下降3.74个百分点。
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7.42%,低于上年同期的8.00%,下降了0.59个百分点。
综合效益水平不高
2006年一季度麻纺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水平不高。其中麻纺织和麻制品制造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56次和1.52次,低于全纺织行业的2.33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企业的营运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麻纺织和麻制品制造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3.29%和4.69%;亏损面21.50%,比去年同期下降2.0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今年一季度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52%,其中麻纺织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上涨18.24%,而麻制品制造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64.97%。
图2 2005年1-10月份到2006年1-3月份麻纺行业利润率示意
2、 苎麻纺织、亚麻纺织、黄麻纺织状况
苎麻纺织 2006年首季国内苎麻纺织工业经济运行相对平稳,苎麻纯纺纱、苎麻织物产销没有大的变化。苎麻原料价格在9100—9300元/吨之间基本处于高位平稳。但苎麻纺织产品价格仍然在低价位徘徊。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1) 苎麻原料 2005年苎麻原料价格全年高位平稳,至2006年首季,苎麻原料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苎麻原料总量供需平衡,主要是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扶持和农产品价格上调的影响,苎麻纺织生产能力的增加也是拉动苎麻原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苎麻原料的高价位稳定,给苎麻纺织工业经营带来了困难,苎麻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2) 纺织生产 整个行业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引进越来越重视。以前一些民营企业只要能生产出纱就行了,但进入今年以来,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技术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纷纷引进人才,但行业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目前市场对苎麻纺织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很多民营企业感到压力增大。
(3) 市场 今年以来,市场总体平淡,没有以前的旺季感觉。相反,由于行业内自身的恶性竞争,苎麻纺织产品价格销售存在低价竞销的现象。
图3 2002年-2006年5月苎麻原料价格示意图
亚麻纺织 2006年一季度亚麻低谷运营,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生产库存增加,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
(1)亚麻原料 受整体亚麻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东西欧的亚麻原料的采购价格有一定的降幅,例如纺36支的原料在2.25美元/公斤左右,纺24支在1.7—1.8美元/公斤左右,而国内的亚麻原料价格更低,纺24支原料只有1.4万 /吨,亚麻原料的价格预计大约走到了下限边缘,下降空间极其有限。
(2)纺织生产 企业的市场销售仍没有得到缓解,亚麻纱的库存量还是比较大,亚麻纱的销售额受出口的影响在下降,亚麻纱的价格也在普遍下降,10.5支3.2万就有出售,24支纱的价格最低已经降到4.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一些企业为降低库存、增大流动资金而压低销售价格,扰乱正常市场。
(3)市场 2006年的亚麻纺织市场竞争激烈,低挡产品的出路很小,中高档的产品需求会有大量的增加,高号麻的原料销售还是市场的主流,亚麻布的价格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进行波动,幅度不大 ,预计2007年的亚麻市场是一个市场恢复期。
黄麻 今年一季度,黄麻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比较平稳,全国开工黄麻企业近百家,其中95%以上为个体和私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共生产黄麻制品32000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一季度,麻制品销售还是以纱线为主,占总量的75%。20%为5支以上的高支纱。今年一季度,原麻价格为今年来最高,进口E级麻已突破了4000元/吨大关,使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非常有限,有些企业已经亏损。
表1 2006年1-3月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金额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本月止累计 去年累计 同比%
企业户数 428 365 17.26
亏损户数 92 86 6.98
亏损面% 21.50 23.56 /
产品销售收入 459180.1 376217.7 22.05
产品销售成本 406353.2 329513.6 23.32
产品销售费用 9097.6 7916.8 14.92
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 2416.7 1728.3 39.83
管理费用 17271.2 15304.9 12.85
财务费用 7686.4 6905.7 11.31
其中:利息支出 6030.6 5651.7 6.70
利润总额 15104.3 13186.8 1917.50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4940.8 4332.2 14.05
应交增值税 9904.5 8492.6 16.63
资产合计 2151470.3 1870176.1 15.04
其中:流动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1179436 1016016.5 16.08
其中:应收帐款净额 271452.4 200902 35.12
其中:产成品 272563.7 225579.5 20.83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684082.6 603850.1 13.29
负债合计 1306803.2 1140303.2 14.60
工业总产值(现行价) 498664.2 420481.6 18.59
销售产值(现行价) 479894.6 423219.8 13.39
出口交货值 73003.6 76428.9 -4.48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 156190 155000 0.77
二、麻类纤维、纺织及制品进出口情况
(1) 概述
据海关统计,2006年1-3月份我国麻类纤维、纺织及制品进出口总额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实现贸易顺差1328万美元。其中出口2.05亿美元,同比增加7.55%;进口金额1.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同比下降0.89%。出现了出口增长进口下降的态势。
图4 2006年1-3月份麻类纤维、纺织及制品出口金额所占份额图
(2) 贸易方式比较
出口 麻类纤维、纺织及制品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2006 年一般贸易方式所占比重继续增长。其次是加工贸易。一季度一般贸易累计出口金额1.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4.08%,同比增长6.67%;加工贸易累计出口0.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78%,同比增长9.08%,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金额0.45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89.41%,同比增加了7.92%。
进口 加工贸易进口金额0.8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3.32%,比去年同期下降7.64%,成为进口贸易的主要方式。其中,进料加工贸易0.52亿美元,来料加工贸易0.29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口金额0.4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1.29%。
(2) 贸易方式比较
出口 麻类纤维、纺织及制品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2006 年一般贸易方式所占比重继续增长。其次是加工贸易。一季度一般贸易累计出口金额1.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4.08%,同比增长6.67%;加工贸易累计出口0.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78%,同比增长9.08%,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金额0.45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89.41%,同比增加了7.92%。
进口 加工贸易进口金额0.8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3.32%,比去年同期下降7.64%,成为进口贸易的主要方式。其中,进料加工贸易0.52亿美元,来料加工贸易0.29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口金额0.4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1.29%。
图5 2006年1-3月份各贸易方式出口金额份额图
(3) 进出口市场
麻原料 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麻原料6.8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6%,进口金额0.7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5.67%,同比下降4.25%,其中亚麻原料进口4.00万吨,同比增幅17.92%,进口金额0.5 7亿美元,同比下降6.38%;1-3月份我国从欧盟进口亚麻原料3.70万吨,占到亚麻进口原料的92.50%,同比增长37.05%,进口金额5398万美元,同比增长0.78%;亚麻进口平均单价1.4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20.79%;1-3月份黄麻原料进口1.70万吨,出现大幅下降,同比为-42.77%。而苎麻原料进口量虽小,但数量同比却出现了150.61%的增幅,而进口价格同比又出现了89.13%的下跌,
麻原料进口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法国、比利时、巴西、孟加拉国和埃及,占原料进口量的93.27%和进口总额的93.87%。1-3月份亚麻原料进口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法国、比利时、埃及、荷兰、乌克兰。
表2 2006年1-3月我国麻原料主要进口市场
国别(地区) 累计数量吨 数量同比% 累计金额万美元 金额同比% 累计单价
美元/公斤 单价同比%
法国 24110 72.97 3595 27.03 1.49 -26.6
比利时 11654 -7.82 1610 -34.6 1.38 -29.23
巴西 8781 91.47 621 134.14 0.71 22.41
孟加拉国 16932 -41.81 615 -32.34 0.36 16.13
埃及 2260 -62.52 211 -65.1 0.93 -7
图6 2003年至2006年1-3月麻原料进口数量
麻纱线 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麻纱线5853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为0.83%,出口金额286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3%,出口平均单价4.90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2.58%。受欧盟数量限制,亚麻纱线出口数量和金额略有下降,1-3月份亚麻纱线出口3238吨,同比下降1.62%,出口金额2083万美元,同比下降4.61%,亚麻纱线出口平均单价为6.43美元/公斤,同比下降3.16%。受出口数量限制,1-3月亚麻纱累计出口到欧盟各国1047吨,同比下降49.29%,出口金额788万美元,同比下降44.72%,而出口价格同比增幅9.00%;苎麻纱线和黄麻纱线出口量也均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为-8.56%和-7.95%,而大麻纱线出口量却上升了18.22%。
麻纱线出口前五大市场分别是:意大利、香港、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五大市场出口额占纱线总出口金额的71.73%。其中对意大利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4.88%,而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同比增幅达91.05%。欧盟仍然是我国麻纱线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图7 2006年1-3月份亚麻纱线出口市场所占金额份额图
图8 2003年至2006年1-3月麻纱线出口数
麻织物 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麻织物7742万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增长0.15%,出口金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出口平均单价1.81美元/米,同比增长4.02%,其中亚麻、黄麻出口均有所增长,出口数量增幅分别为13.23%、73.96%;而苎麻织物出口量额均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为-25.44%和-27.49%。
麻织物出口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意大利、韩国、印度和美国,占到麻织物出口总额的59.08%。 其中出口印度增幅较大,同比为166.30%。
麻织物 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麻织物7742万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增长0.15%,出口金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出口平均单价1.81美元/米,同比增长4.02%,其中亚麻、黄麻出口均有所增长,出口数量增幅分别为13.23%、73.96%;而苎麻织物出口量额均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为-25.44%和-27.49%。
麻织物出口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意大利、韩国、印度和美国,占到麻织物出口总额的59.08%。 其中出口印度增幅较大,同比为166.30%。
图9 2006年1-3月份麻织物出口市场所占金额份额图
表3 2006年 1-3月我国麻织物出口主要市场
国别(地区) 累计数量
(米) 数量同比% 累计金额
(美元) 金额同比% 累计单价
(美元 /米) 单价同比%
香港 21938979 1.70 48282243 13.66 2.20 11.68
欧盟 15172351 -0.40 31307064 -3.59 2.06 -3.20
韩国 6946330 12.07 8586235 32.71 1.24 19.23
印度 4396846 158.98 7109486 166.30 1.62 3.18
美国 3488348 31.85 5185255 14.55 1.49 -12.87
越南 2222357 98.89 4213025 106.39 1.90 3.83
印度尼西亚 2002481 20.87 3643645 38.68 1.82 14.47
日本 1532564 21.90 3416171 5.76 2.23 -13.23
孟加拉国 1806054 196.42 2887758 142.93 1.60 -17.95
土耳其 2177612 -76.58 2714426 -80.91 1.25 -18.30
图10 2003年至2006年1-3月份麻织物出口量图
麻制品 1-3月份麻制品累计出口3478万美元,同比增长35.27%,其中麻制床上用品出口2176万美元,同比增长57.20%;麻制餐桌、盥洗及厨房用品出口同比增长9.14%。
麻制品出口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为: 美国、日本、香港、意大利和台湾省。出口到前五位国家或地区的麻制品出口额占麻制品总出口额的62.08%。其中出口美国和日本均有较大增幅,同比增幅分别为88.99%和85.87%。
(4) 进出口省市分布
一季度我国麻原料分收货地进口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黑龙江、北京、山东、广东等省,1-3月份仅浙江、江苏和黑龙江三省麻原料进口金额就占麻原料进口总额的65.17%。其中江苏和黑龙江进口亚麻数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7.65%和64.83%,浙江进口亚麻量则同比下降了14.28%。北京进口黄麻量额同比增长31.07%和68.59%。
我国麻类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黑龙江、上海、湖南等地,1-3月份累计出口第一大省浙江省仍然稳居此位,在亚麻纱线出口欧盟数量受限的情况下,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延伸行业产业链,及时调整产品出口结构,1-3月浙江省出口麻织物1885万米,同比增长35.26%,出口金额350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93%,织物出口单价同比增幅9.41%;麻制品出口669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18.23%。
图11 2005年1-3月份麻原料进口省市市场金额所占份额图
图12 2006年1-3月份麻纱线出口省市市场金额所占份额
图13 2006年1-3月份麻织物出口省市市场金额所占份额
三、重点产品预警分析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纺织品谈判,2005年6月和11月我国与欧盟和美国分别签定了纺织产品自主设限的协议。为双方企业营造了一个可预见的有序的市场环境。欧盟委员会酝酿对中国8类纺织品进行反倾销,其中麻类117类亚麻或苎麻织物被列入监测对象;土耳其也将亚麻或苎麻织物也在其设限之列。这都将对我国麻类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因欧盟设限影响,我国亚麻纱线出口量额有所下降,尤其是去年7月份后,出口欧盟亚麻纱线是一路下滑。而亚麻织物出口有所增长,据海关统计,1-3月份我国亚麻织物累计出口5489万米,1.09亿美元,量额增幅分别为13.23%和16.31%。其中亚麻织物出口欧盟1358万米,仅占亚麻织物出口量的1/4,同比增长6.85%,出口金额282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价格则下跌了6.16%;出口土耳其73万米,同比增长了48.07%,出口额13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6.04%,出口价格下跌8.08%;苎麻织物出口欧盟143万米,同比下降了46.19%,出口额269万美元,同比下降了35.14%。苎麻织物出口土耳其量额分别下降了84.33%和90.28%。截止 2006年5月15日 ,我国出口到土耳其的麻梭织布利用率已达79.80%。2006年一季度我国亚麻织物和苎麻织物出口前十大市场见表4,出口量情况参见图14。
表4 2006年1-3月份亚麻织物和苎麻织物出口主要市场
亚麻织物出口主要市场 苎麻织物出口主要市场
香港 欧盟
欧盟 韩国
美国 印度
越南 多哥
印度 香港
韩国 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
日本 土耳其
印度尼西亚 日本
巴西 贝宁
图14 2005年7月-2006年3月麻织物出口数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麻织物今年1—3月份出口增幅幅度不大,而去年7—12月份该类产品出口数量激增。而苎麻织物出口增幅比较平缓,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面对出口欧盟数量呈现的激增现象,建议国内企业引起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调整产品生产和出口结构,努力开拓国际其他市场,以积极态度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