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属亚麻科亚麻属植物,长期生长在北纬40—65?的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亚麻为双子叶、一年生、长日照草本植物。亚麻纤维是天然的植物纤维,随着纺织工业对天然纺织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亚麻市场前景广阔。
1、科学布局,实行区域化集中种植。亚麻性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生长季节上南方与北方正好相反。北方宜春种秋收,南方则是利用冬季温热资源秋种春收。选择亚麻栽培地应本着以下原则:一是选择肥力中上,肥沃平坦,光照充足,土质偏粘,微酸保湿的土壤;二是选择大春作物栽种偏早,收获较早,海拔800—1600米的地区;三是选择农田基本条件较好,有一定排灌和水浇条件,旱涝保收的坝区;四是选择群众基础好,科技素质高,交通便利的地区。
2、选用良种。良种是增产的首要条件,南方种麻应选择抗旱,耐寒,丰产,出麻率高的品种栽培。如法国引进种阿里亚娜,国内育成种黑亚10号,黑亚11号,双亚5号等。
3、深犁细耙,精细整地。亚麻是种植密度较高的作物之一。由于种子籽粒小,千粒重仅4—6克,顶土能力弱,发芽时需水量大,因此,精耕细整是保证亚麻播种后一次性全苗、匀苗、壮苗的关键。耕整要达到“厢平、土细、草净”。
4、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因亚麻群体密度大,所以需肥量较大。根据亚麻根系分布浅,深层养分难以利用的特点极其生育期需肥规律,施肥应遵循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亩施优质细碎农家肥5001000千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10:5的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进行中层施肥。亚麻苗高12—15厘米时进入快速生长期,亩追施尿素6—8千克或粒硝铵8—10千克。
5、抓住节令,抢墒播种。南北方亚麻的播种期是相反的。确定播种期应考虑前茬后作及冬春干旱特点,充分利用秋末雨水确保全苗匀苗,而当十旱来临时,亚麻的旺长期已过,对株高和产量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云南省亚麻种植区应在“霜降”前(10月20日左右)完成播种。海拔1400—1600米地区应在“寒露”前完成播种。
6、合理密植,精量播种。纺织工业对亚麻原茎的质量要求较高,既要求有一定的工艺长度,又要粗细均匀。其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麻株数与单株重构成,而单位面积上的有效株数由播种量决定。为使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亚麻合理密植的侮亩播种量为:国标二级种7.5—8千克,约140万—150万粒,侮平方米确保15001600株基本苗,侮亩栽植100万—110万株。播种方式可选择条播或撒播。1.8—2米分厢理沟,称种到厢,分几次撒完,使种子入土深浅一致,覆土严实。
7、加强中耕管理。中耕管理非常重要。一是搞好排灌。部分地区9—10月仍有大雨,应注意排水。进入旱季,土壤墒情差时应适时灌水;二是除草。南方草害比北方严重,为减少危害,降低杂质,苗高1530厘米时应人工除草1-2次,收获前彻底清除杂草,也可进行化学除草;三是防治病虫害。云南省亚麻在冬春季生长,虫害较轻。苗期主要有立枯病和炭疽病,发病时可用70%敌克松,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防治。亚麻生长中后期主要有枯萎病和白粉病,可用70%的百菌清或15%的粉锈宁600—800倍液防治。
8、适时收获。亚麻成熟期分为青熟期、黄熟期(工艺成熟)和完熟期(种子成熟)。黄熟期是纤维品质最好的时期,即亚麻收拔的最佳时期。其标准是3个三分之一,一是麻田中1/3的茹果变成黄褐色;二是麻茎自下而上有1/3变成黄色;三是麻茎下部1/3处的叶片脱落
9、正确分级扎把。按照国际五级收购技术分级标准,分级扎把在拔麻时进行。根据亚麻生长整齐度,整齐度好的可一次性分级收拔,整齐度差的应分批分次收拔。收获的亚麻原茎应分级准确,将麻根理齐,除去泥土、杂质,麻把直径5—8厘米,用毛麻捆扎于分枝下部10厘米处。
10、收获后的管理。亚麻收拔后自然风干,降低水分含量,降低呼吸热,减少霉变。晾晒时应勤翻动,避免淋雨。干后脱籽分级交售。 (杨光雁 云南西畴县亚麻生产办公室 6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