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麻类纺织产品开发的重点
  • 麻类纺织产品开发的重点
  • 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麻类纺织产品开发的重点
  • 壮龄苎麻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
  • 新植苎麻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
  • 对我国加入WTO后麻类科技发
  • 苎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发挥资源优势,大兴苎麻产业
  • 欧洲麻协代表团访华侧记


    协商合作 共同发展
    欧洲亚麻联合会代表团一行访华侧记

      日前,欧洲亚麻联合会(CELC)主席拉戈尔(Lagae)率领欧洲麻协代表团来华考察中国亚麻产业,与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人士进行了座谈,参观、访问了浙江金鹰、浙江金达等亚麻重点骨干企业,并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衔接上下游产业、谋求共同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与协商,一致认为,中欧麻纺厂商和企业只有携起手来,共谋发展,才能实现中欧麻纺产业的双赢,推动和促进世界亚麻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中国因素日益显现

      近年来,顺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和衣着消费日益讲求绿色、健康、生态的时尚,中国麻纺织产业迅猛发展,异军突出,不仅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连年成倍增长,而且产品日益丰富、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不断提高,麻纺织产品消费市场迅速扩展,日益成为世界麻纺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全球麻纺织市场的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麻纺织产业的迅猛发展,从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进口以亚麻为主的麻纺织原料数量也连年猛增。2005年,我国进口麻原料24.78万吨,其中仅亚麻原料进口13.16万吨,而从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进口的亚麻原料就达10.43万吨,占了79.27%。中国每年10多万吨的亚麻原料进口,接近欧洲近年来亚麻年产量的一半,这为欧洲的亚麻种植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强劲活力。
      亚麻是欧洲的传统种植产业。前几年,由于市场、劳动力价格和种植成本等多重因素,出现了面积萎缩、价格下滑、效益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的倾向,欧洲麻农的种麻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挫伤。由于中国麻纺织产业的发展和进口量的猛增,不仅稳定了欧洲亚麻原料市场,稳定了麻纤维及产品的价格,继而调动了欧洲麻农的种麻积极性,亚麻的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欧洲亚麻种植业的飞速发展。法国亚麻的主产区诺曼底地区,亚麻的种植面积已从1995年的33000公顷扩大到2005年的48000公顷。所以,欧洲相关媒体曾报道说,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救了欧洲亚麻业一命。
      正因为此,中国的麻纺织产业才吸引了全球,包括欧洲麻农和厂商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目光。所以此次来访的欧洲麻协代表团,既有欧洲颇具影响的麻农组织亚麻之乡合作集团,又有约占欧洲麻纱总产量30%以上的亚麻纱生产巨头Linificio(立尼菲休),还有亚麻上下游相关企业,并由欧洲亚麻联合会主席比利时LIBECO LAGAE集团执行董事拉戈尔(Lagae)亲自带队。在浙江金鹰、浙江金达等亚麻重点骨干企业,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亚麻产业的迅速崛起,中国的麻纺织企业不仅有着一流的生产技术装备,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更有着一流的产品,代表当今世界亚麻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麻纺织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世界亚麻产业拓展着日益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发展前景。过去,亚麻服装价格昂贵,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仍是许多消费者眼中的奢侈品,市场销售受到很大的局限。为此,不少亚麻服装生产企业多年来都经营惨淡,步履维艰。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国麻纺织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欧洲亚麻产业注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因素,大量欧洲的亚麻原料销往中国纺纱、织布,制作服装,以中国企业低廉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日前提高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大大降低了从麻纱、面料直至服装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亚麻服装、亚麻制品也从价格昂贵的奢侈品逐步成为连普通消费者也能购买得起日常商品,越来越多地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大量的亚麻原料,经由中国纺纱,加工面料,再返回欧洲市场,对绝大多数的欧洲消费者来说,亚麻产品早已退出奢侈品的行列,日益成为大家都能消费得起的日常商品。加上,亚麻产品的绿色、态、透气、抑菌等特性,从而迅速风靡市场,深受欧美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连年倍增。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80%的亚麻产品消费都集中在在欧洲和美国。尽管由于价格、衣着传统、文化习俗等种种原因,麻类服装在中国市场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近年来,麻产品的消费也已在中国市场初露端倪,并且迅速扩展,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穷潜力。在中国大中城市和时尚服装、流行趋势中,越来越多地展现着包括亚麻、苎麻、大麻等成份或身影。因此,当拉戈尔(Lagae)等得知中国人也正开始消费亚麻,不由非常兴奋地表示,中国的消费者只要有万分之一消费亚麻,这个巨大的市场便无可估量,所以他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目前,亚麻只占世界纺织行业0.6%,这表明发展增长空间无限。中国因素将成为世界亚麻产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设限是把双刃剑

      中国麻纺织产业的迅速发展,麻纺织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尤其2005年随着纺织配额的取消,欧美市场的出口量猛增,从而也引起了新的贸易磨擦。去年夏季,由于进口配额问题,包括115类亚麻或苎麻纱的大量中国纺织品在运输途中被欧盟成员国海关扣留,酿成了被欧洲媒体称之为“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纺织品危机”。最终,欧美对产自中国的亚麻或苎麻纱等8类纺织重新设限。
      重新设限是欧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过多地保护了欧盟成员国亚麻生产厂商的利益,使中国为数不少的麻纺织企业,尤其亚麻纱企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同时却也使欧盟亚麻厂商,尤其是欧洲麻农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更严重损害了欧美消费者的利益,并使欧洲乃至世界的麻纺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由于欧盟的设限,使得中国从麻纱线到麻织物以及麻制品的出口量都大量减少。据统计,今年1—4月,中国出口的麻纱线同比下降了15.19%。中国麻纱线出口量的减少,使麻纺纱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制约,从欧盟为主等国家进口的麻原料也大量减少。中国麻纺织原料和麻纱线、麻织物进出口的锐减,使得全球麻纺织市场萎缩,销售疲软,价格下挫。有关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与去年相比,中国亚麻纤维及短纤维等麻原料的进口单价平均下跌了20.11%,而中国亚麻纱线的出口单价则平均下跌了2.27%。因此,这对于刚刚才走出困境的欧洲麻农来说,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今后他们的亚麻种植将何以发展呢?而对于欧美消费者来说,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亚麻服装、亚麻制品将日渐减少。亚麻服装是否又将重归奢侈品的行列?
      或许也正是感受到了设限这柄双刃剑的份量,才有了此次欧洲麻协代表团的来访。而在此前,今年3月,欧委会贸易总司负责纺织品处新任处长斯巴瑞发出预警,欧盟委员会正在酝酿对中国纺织品进行新的反倾销行动,其中麻类117类亚麻或苎麻织物被列入了监测对象。所以,来到中国,他们首先回访了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并与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理事长张世平和秘书长洪君等业内权威人士以及中国亚麻企业的部分代表就欧盟设限、中国和欧美的亚麻市场及亚麻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话、探讨与协商。
      亚麻纱产量约占欧洲总量30%以上的Linificio(立尼菲休)集团执行董事Paccanelli(伯凯帝利)一再重申,不是立尼菲休集团主张或者要求欧盟委员会对产自中国的115类亚麻或苎麻纱重新设限的。拉戈尔(Lagae)也马上澄清了欧盟即将对中国8类纺织品(包含117类亚麻或苎麻机织物)设限的传闻。因为,这样的贸易摩擦不仅对中国不利,也会极大地损害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盟成员国麻农的经济利益,甚至欧洲,乃至世界的亚麻产业。
      平心而论,就针对中国出口欧盟的117类而言,一旦欧盟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进一步设限的话,那么,对中国的亚麻或苎麻梭织织物、纱线生产企业乃全球整个亚麻、苎麻产业链都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欧洲是中国亚麻或苎麻梭织织物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如果欧盟施行设限,以出口为主的中国亚麻或苎麻梭织织物生产势必受到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亚麻或苎麻梭织织物生产的滑坡或下降,势必迅速波及其上游亚麻和苎麻纱线的生产与经营。因为此前欧盟就已经对115类,即产自中国的亚麻或苎麻纱进行设限。
      如果欧盟对117类和115类产品同时设限的话,则对中国亚麻及苎麻纱线生产企业无疑是两头围堵,雪上加霜,生产经营必然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陷入困境。中国亚麻及苎麻纱线生产的困难,也势必立即波及到中国乃至世界整个麻纺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由于欧盟设限,今年以来中国麻纺原料的进口已经呈现量减价跌的态势,欧盟进一步对117类设限,必然使使中国麻纺原料进口呈现量减价跌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也必然进一步伤害欧洲的麻农和欧美的消费者,从而,妨碍和破坏世界整个麻纺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携手合作 谋求双赢

      正因为中欧麻纺产业链利益互通,唇齿相依,所以谋求共赢才是上策。作为两大经济体的行业协会,更要在自身建设和为行业服务上下功夫,在衔接上下游产业、谋求共同发展上进行广泛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拉戈尔先生表示,欧洲有着相对比较稳定的亚麻原料市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能够充分满足中国麻纺织企业生产经营的原料需求。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包括115类亚麻或苎麻纱等纺织品的设限只是暂时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亚麻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实在太迅速了。从长远来看,中国麻纺待业协会应当和欧洲麻纺协会携手合作,为了长远的利益共谋发展。中国麻纺行业理事长张世平则表示,中国麻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欧洲的麻纺原料,但欧洲亚麻原料市场也只有在中国麻纺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稳定发展。设限使中国麻纺企业,尤其麻纺纱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能力放空。但对欧洲原料市场来说则出现了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效益受损的状况。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中欧协会要成为中国麻纺产业的桥梁与纽带,为中欧麻纺产业的彼此沟通、相互理解、解除误解、衔接产销而努力。
      针对亚麻原料产销衔接等问题,中国麻纺企业普遍反映近年来欧洲亚麻原料在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存在“萝卜快不洗泥”的状况,原料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欧洲亚麻之乡合作集团董事长Blosseville(浦三伟)坦率地承认,近年来来欧洲亚麻原料的质量确实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天然植物的种植,经常受到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所以质量的波动在所难免。为此,继嘉亚麻集团总裁闫俊毅建议,能否通过中欧两个协会的协调,在中欧之间建立健全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亚麻原料质量标准?浦三伟说,虽然欧洲的亚麻打成麻生产历史悠久,但至今还没有的固定的质量标准。现在正在制定只是欧洲亚麻的等级标准,并且还涉及到质量、标准、测试等很多一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国际亚麻原料市场的波动,欧洲麻协代表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亚麻原料出现了价格下滑,销售疲软等问题,但欧盟并没有采取囤积居奇的措施,直至目前欧洲亚麻原料的蓄备仍在正常的规范范围内。
      对话、交流中,中欧双方都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亚麻产品促销力度,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据法国亚麻之乡合作集团董事长、集团主席蒲三伟透露,近年来欧洲对亚麻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也不大,年投入仅150万美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和营销的力度和动作。而中国也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拉戈尔先生说,亚麻是一个很漂亮的产品,纯天然的,国际教科文组织将2009年定为“亚麻推广年”。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必须迎来亚麻产业的产销两旺,突飞猛进。
      对话、交流中,拉戈尔先生还介绍了CELC(欧洲亚麻协会)的情况,他说CELC的职能包括从原料到纺纱到织造甚至销售,它是一个从原材料一直到成衣整个产业链的交流中心,目的是为了推广亚麻消费。欧洲麻协有很多分部,包括原料分部,纺纱分部,织造分部,现在有一个新的分部:亚麻技术分部。欧洲麻协资金来源于服务于原料提供。其成立的初衷是着眼于世界的,不仅局限于欧洲。几年前欧洲还有一个国际麻协,当初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国际各个麻纺协会,但是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张世平理事长也介绍了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的情况。
      拉戈尔先生建议,今年中国或者欧洲麻协之间应当每年都组织几次会议或活动进行对话、交流与探讨。并且专门还提到今年10月份欧洲有个麻纺专业会议,主要议题是欧洲麻纺产业的协调与发展,希望中国的麻协能够组团参加。
      张世平理事长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各个国家、国际组织、团体和行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相联,唇齿相依。我们希望此次欧洲麻协代表团的中国之行,能给中欧麻纺织界造就一座友谊和合作的桥梁,突破贸易壁垒的不利局面,共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中国麻纺产业链的稳定健康发展,也为世界麻纺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 【作者】null
  • 【时间】2006年08月29日
  • 【信息来源】null
  • 【编辑】null
  • 【点击】
  •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