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功能成分提质增效中美合作论坛嘉宾合影
红网长沙7月26日讯(通讯员 刘玉艳 )葛发源于我国,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连葛藤、葛叶、葛花都有妙用之法。我国卫生部认定葛根为药食两用植物。为促进葛根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加大葛根研发成果的转化,助推中国葛根健康产业国际化,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市葛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动葛根健康产业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7月24日,由长沙市葛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起并与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葛液酒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葛根功能成分提质增效中美合作论坛。
来自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市葛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外专家汇聚一堂,围绕葛根功能成分提质增效、葛根健康产业发展等相关议题展开广泛学术交流、深入研讨,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对加快葛根健康产业的发展,推广葛根功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论坛期间还协商了葛根功能成分提质增效的中美合作研发事宜。
经历代医药家不断总结和试验,得出葛根具有: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用现代医学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葛根中富含多达13种异黄酮类物质,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疗效。葛根保健品在日本、韩国已经非常普及。
葛根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由天盛公司创始人葛根育种栽培专家熊力夫研究员领衔,核心专家有温圣贤(湖南农大农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何满庭(湖南省农业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蔡壮夫(桃江县农业局总农艺师、高级农艺师)、胡立冬(桃江县农业局研究员)。采用UPGMA法构建葛根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聚类图,通过葛资源亲缘系统分子标记,完成葛资源亲缘系统的基因指纹图谱后,选择农艺性状好、亲缘关系较远的葛根种质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将无法天然杂交的闭合授粉植物葛根采取人工营造时空环境、准确判定授粉适期、去内留外人工授粉等手段进行杂交,选育出湘葛一号、湘葛二号葛根新品种。在繁育葛根新品种的过程中采用脱毒和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段育苗来培育壮苗,缩短育苗时间,实现当年育苗当年高产。在栽培过程中通过数控技术匹配葛根最佳生长条件,实现地下部根茎最高生物产量与地上部长势长相及移栽地养分含量、施肥种类与施肥标准、种植密度等数值的相对控制,促进葛根栽培的自控信息化。
选育的世界首个葛根新品种“湘葛一号”生物产量高、抗寒、抗旱、抗病、耐肥能力强,一般每亩产量1500-1800kg。葛黄酮含量50.42mg/100mg,铁含量32.97mg/kg,分别为普通葛品种的33.83mg/kg、12.4高出49.04%和165.89%。“湘葛二号”当年高产可达亩产2600kg,是普通葛品种的两倍;葛根含硒75.1mg/kg。是普通葛品种的三倍,为富硒产品。
综合性状优良的湘葛一号、高产富硒的湘葛二号葛根新品种分别于2005年和201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药用品种湘葛三号、旱粮品种湘葛四号及水果型品种湘葛五号正在选育中,其中旱粮品种湘葛四号有望在年内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葛根现研发的产品有:葛根全粉系列、湘葛一号葛根酒系列、葛根保健品系列、葛根功能饮品、葛根美容品、葛饲料、葛布及其制品等。其食用产品保留了葛根全部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产品绿色安全,天然地道,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同传统方法加工的葛根精粉相比,葛根全粉外观微黄,所含的葛根素、膳食纤维较高,有利于满足人体对有效成分的需要。葛根酒更是放弃了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酿造方式,革命性地解决了饮白酒伤身的世界性难题,使世人在享受白酒酣畅淋漓的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白酒对身体伤害。
国内也有部分医药企业生产了与葛根相关的药品,但其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传统中药方,中医理论对保健品、药品中功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是笼统的,药理分析不太清楚。湖南天盛公司在开发葛根保健品和药品的过程中,将对葛根中不同功效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功效验证,夯实基础研究后进行葛根保健品和药品的开发,在世界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论坛主讲专家简介:
【个人简介】谢德玉博士
谢德玉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终身教授。198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吉首大学任教;1990年9月-199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学位,细胞遗传学专业;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植物生理学专业;1999年7月-2001年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2月-2005年7月美国诺伯尔基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8月任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0年晋升终身教授。
谢德玉博士先后承担了多项美国国家基金和美国农业部基金等研究课题。其代表性成就之一:从原花青素生物合成路径、主要功能基因和分子调节机理等方面解析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取得过去50年中最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原花青素新的合成路径,修正了现代植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科书中关于原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知识及植物生物化学教科书关于原花青素和花色苷两者的代谢概念等。谢博士已获得国际专利3项,在Science等高影响因子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论文被引用近1000次。2009年8月,因其在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北美植物化学学会雷希·杨年轻科学家奖。
【个人简介】熊力夫研究员
熊力夫研究员,葛根育种栽培专家,国家公共服务平台--葛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湖南省兴湘高效农业研究所所长,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各项科技成果奖26项,其中6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8部,其中《野葛研究与栽培利用》一书填补了国内外葛根研究专著的空白;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讨论会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起草葛根产品标准11项。
自1984年开始对葛根进行系统研究,主持葛根新品种选育及葛根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工作30余年。2004年发明葛根两段育苗技术,并利用野生葛资源成功选育出世界首个葛根新品种“湘葛一号”;2006年“湘葛一号选育栽培及深加工技术推广”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被认定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属国内首创。并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007年“湘葛一号”由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生物质工程重大专项;2012年成功选育出富硒葛根品种湘葛二号”;同年推选为国际葛根研究会会长。
【个人简介】揭雨成博士
揭雨成博士,湖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1987年7月-2007年6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从事植物纤维科研工作,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苎麻亚麻与饲料作物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研究所科技与产业部主任。在2007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进湖南农业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2007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四高校百名博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2007级研究生班优秀班主任。2010年被聘为中国麻纺协会负责麻类原料的顾问。现任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会理事、《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委员、《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员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苎麻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标准化审定专家。已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名,其中博士生4名。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2名。1998-1999年度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起,被选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杰出人才和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遴选为麻类学重点领域骨干学科带头人。2009年开始葛根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一级学报发表13篇,国外发表2篇;国外学术大会报告2篇,SCI论文2篇;获授权专利2项.。主编专著1本,副主编著作1本。2003年起,任中国农科院作物种质资源学杰出人才和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