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龙舌兰麻(剑麻)种植技术
  • 苎麻种植技术五十问
  • 麻类多功能用途综述
  •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进展
  • 大麻种植技术
  • 对我国加入WTO后麻类科技发
  • 中国黄麻纺织业的发展前景
  • 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
  • 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
  • 农工科贸一体化是达州市苎麻
  • 麻类种植历史


      (一)种植沿革
      陕西麻类以大麻、苎麻为主,胡麻(油用亚麻)、青麻(苘麻)次之,红麻(洋麻)为新兴麻类。此外还有处于野生状态的罗布麻。
      1.大麻
      大麻是陕西一种最古老的麻类作物,为雌雄异株。五六千年前,关中渭河流域的先民已经种麻并绩麻为衣。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的纺轮和陶器底部的布纹,均系麻织品的遗痕。传说周族始祖后稷在关中西部种粟、麻、麦、豆等。秦、汉时,将五谷、桑麻、六畜并列。至魏、晋、南北朝,陕西仍是纳麻布税主要地区之一,《魏书•食货志》说:"太和八年……所调各随其土所出。"当时,雍州冯翊郡之莲芍县,咸阳郡之宁夷县、北地郡之三原、云阳、同官、宜君县、华州华山郡之夏阳县等,皆以麻布充税。又说:"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种规模已很大。唐代继续征赋麻、布。元代,棉花引入陕西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大麻产区移向北部。明初,太祖令民:"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麻类生产仍保留一定规模。清代以至民国时期,大麻纤维多用于制绳、线,麻籽用以榨油。
      2.苎麻
      周、秦以前,苎麻与大麻通称麻。明代罗颀撰《物原、衣原》记述:"轩辕妃嫘祖始育蚕绩麻,以兴机杼,而成布帛。"布指麻布,为平民衣着。扶风县杨家堡出土文物中发现西周苎麻布。当时奴隶主戴的"麻冕"及后来历代官员戴的"乌纱帽"均系苎麻织品。苎麻用途已很广泛。当时,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一带盛产苎麻。东晋常璩著《华阳国志•巴志》说:"北接汉中,南及黔,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麻、蚕、苎,皆纳贡之。"随着气候的变适,陕西苎麻产区的北缘南移。东汉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变冷,苎麻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民国15年(1926)阮湖主编的《第一回中国年鉴》称:"麻原系中国之名产……至麻之品质,则以陕西居第一,曰片麻。""陕西主要产地是兴安(今安康)、西安、平利、镇安等县。"民国33年(1944)《洛川县志(乙)》列举当地9种工艺植物,第4种为苎麻。据考古发现,秦岭北坡蓝田县网川乡有一盆地,盛长苎麻,称"苎麻坑",相传有1200年历史。当地老人曹应魁说:"苎麻坑里的苎麻,世代相传至今。"这些地区野生苎麻资源丰富,1949年陕南苎麻有1.4万余亩。安康地区年产野生苎麻上万吨。
      3.青麻
      青麻即苘麻。主要产于关中,《华县志》和《华阴县志》都将青麻列入当地物产。民国31年(1942)杨步霄《富平县麻业概况调查》记有:该县种植青麻 8400亩。1957年华北农科所涂敦鑫等编著的《中国的苘麻》一书把"武功青麻"列为国内青麻重要品种。50-60年代,关中东部和中部青麻分布仍较广泛。农民利用其耐淹性,多在洼地、滩地种植,取麻制绳。因青麻纤维较硬,生产利用较为零星。
      4.红麻
      红麻又名洋麻。具有耐盐、耐淹、耐瘠特性。皮层厚,产量高,适应性强。新中国成立后,红麻引入陕西,栽培历史短。
      (二)麻类生产
      陕西种植麻类遍及全省各地。大麻主要分布在富平、长安、眉县、彬县、陇县、黄陵、富县、黄龙、韩城、神木、府谷、洛南、略阳等县。苎麻分布在秦岭以南的旬阳、白河、安康、紫阳、岚皋、平利、镇巴、镇安、山阳等县,有不少地方的地名就因盛产麻而得名,如麻坪、麻街、麻沟等,迄今仍沿用。青麻主要分布在关中各地。红麻除陕南高寒山区外,各地均有种植。麻类在各地,多属零星种植,大面积栽培甚少。1949年陕西麻类种植面积共计为7.5万亩,总产麻皮5万担。
      从1950-1954年连续5年,全省麻类种植面积保持10万亩,总产麻皮8.5-9.5万担。
      1955-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中,麻类种植面积降至7万亩,总产麻皮7-8.6万担,麻皮一度供应紧缺。
      1957年1月,陕西省农业厅决定在延安、长安、紫阳等9地、县设立园艺特产指导站,加强产麻县的麻类技术指导。同年4月,决定对商品麻实行预购政策,对产麻社队供应化肥,发放贷款,推广先进经验,麻类生产有了发展。1957-1960年的4年内,麻类种植面积上升到9-10万亩。1961年,农村严重缺粮,出现以粮挤麻现象,麻类种植面积再次下降。到1962年全省麻类种植面积只有5.3万亩,许多地方将麻田安排到次地、坡地,单产下降。1961- 1962年全省麻田平均亩产49斤,降至50年代以来麻类单产水平的最低点。1964年,全省商品麻短缺6万担,其中农村用麻短缺4万担。
      1964年5月,陕西省农业厅、粮食厅、供销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产麻区队队都种1亩自用麻。当年供销合作社从陕北错调麻种,将油用小麻子误认为纤维用麻子,种后早花减产。1965年10月,为贯彻全国麻类生产座谈会纪要,解决省内麻类供需矛盾,安排了14个产麻基地县。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保证农口粮不低于邻近产粮队标准,加价10%收购大麻良种,奖售化肥,良种基地交售麻子可顶替油料交售任务,给麻农供应口油,每亩苎麻拨专用化肥20斤,银行贷款扶持等。到1967年,全省麻类种植面积上升到11.6万亩,总产6.9万担。这一时期,陕西省特种作物研究所派科技干部下乡,在黄陵县店头建立了千亩大麻高产示范样板和富平县大麻夏播留种示范样板。1970年前后,各地批判"金钱挂帅",大砍多种经营,麻类生产受到了严重挫折。特别是苎麻产区,在"批修"、"挖黑根"浪潮中,挖毁了大批麻园。到1974年,全省麻类面积又降到5.9万亩,总产麻皮3.8万担。
      1972年,陕西省土产公司采纳陕西省特种作物研究所的建议,引种南方红麻,利用河滩地、盐碱地扩大试种,并派人赴外省考察学习,聘请山东省技术员来陕传授技术,同时将省内大麻良种价格调高60%,培训技术,树立样板。至1975年,麻类生产开始回升。1978年全省种植红麻4.6万亩,加上荒地红麻,全省麻田面积达10.3万亩,总产麻皮15.2万担。创新中国成立后最高纪录,实现了全省用麻自给有余。1979年,全国红麻产大于销,每担价格从50- 60元降到40元左右,陕西省棉烟麻公司经营红麻亏损,红麻种植面积随之大减,1981年只有0.2万亩,为5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1984年后,陕西纺织业专家建议开发陕南苎麻,以弥补棉花不足。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陕西省农牧厅协助陕西省特种作物研究所组织协作攻关,开发利用陕南苎麻资源。镇安县3年内苎麻发展到1.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苎麻基地县。周至县城关镇李志武在承包地种苎麻50亩,成为全省最大的产麻户。
  • 【作者】null
  • 【时间】2006年08月29日
  • 【信息来源】null
  • 【编辑】null
  • 【点击】
  •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