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龙舌兰麻(剑麻)种植技术
  • 苎麻种植技术五十问
  • 麻类多功能用途综述
  •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进展
  • 大麻种植技术
  • 对我国加入WTO后麻类科技发
  • 中国黄麻纺织业的发展前景
  • 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
  • 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
  • 农工科贸一体化是达州市苎麻
  • 麻种养循环利用,亩创收约7000元---转自湖南科技报

    挖掘苎麻潜力  打破产业瓶颈

      苎麻种养循环利用,亩创收约7000

    苎麻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纤维之一,也是我国的特色经济作物,但传统生产以收获纤维作为唯一的产品,90%以上的生物产量未被利用,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苎麻种植效益低下。其实,苎麻副产物富含蛋白质及氨基酸,如开发综合利用新技术,可大大提高苎麻种植效益,推动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怎样挖掘苎麻的“潜力”,打破其发展瓶颈,成为苎麻专家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饲纤兼用,效益增加

    62日,益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在安化组织召开了由湖南农业大学和益阳滔溪竹麻林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饲纤兼用苎麻种养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评价会。

    该项目的专家们另辟蹊径,在保持苎麻纤用的前提下,将其“废物”再利用,制成肉牛的美食,最后将牛粪回田,实现种养循环。“与单一收获苎麻纤维的传统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提高75%以上,每亩苎麻可创收7000元左右。”该项目负责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揭雨成告诉记者。

    要提高苎麻的经济效益,首先要解决的是品种问题。

    据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邢虎成介绍,该项目中选种饲纤兼用的新品种(湘饲纤兼用苎1号)等。该品种由湖南农业大学选育,2014年获得湖南品种登记,其中根丛生型,可饲草和纤维兼用;生长旺盛,发蔸再生能力强,耐刈割;作饲草用生育期270天左右,一年可收获10次;适应性较好,常用扦插繁殖,抗病性较强。

    “我们还研发出了苎麻木质纤维素栽培调控技术,创制了系列苎麻木质纤维素高效生物降解技术,有效降低木质素含量,增加黄酮、绿原酸等功能成分含量,显著提高了苎麻的纤维品质和饲用价值。”邢虎成说,每亩苎麻每年可产200公斤左右优质原麻和约4000公斤粗蛋白含量高的优质青贮料,种3亩苎麻就能养殖1头牛。

    机器换人,效率提升

    苎麻剥麻一直是困扰种植户的一大难题,传统手工剥麻工效低、副产物利用难,专家们又是如何打破这一产业发展瓶颈的呢?

    记者在苎麻加工现场看到,村民们将一把刚收割回来的苎麻放入一台机器的“大嘴”里,3秒不到,“大个子”就从右边吐出细长的麻皮,从左边排出被粉碎的麻叶、麻杆等副产物。副产物被传送到青储打包机,压紧成卷,然后被裹上厚厚的“衣服”制成青贮饲料。

    据揭雨成介绍,该团队研制的这套麻类作物收获与青储饲料打包联合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原麻的刮制质量。“采取传统的手工剥制,一个熟练的劳动力1天最多剥取10公斤原麻,而13人可操作的机器,8小时可剥制500600公斤原麻,生产900010000公斤青贮饲料,效率是手工剥制的15倍以上。”

    “苎麻青储饲料内加入了益生菌,密封发酵后60天即可给牛食用。”揭雨成说,其干物质在26.37%,粗蛋白16.19%,酸性洗涤木质素降至20%以下。

    益阳滔溪竹麻林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共有50余头肉牛,据该公司负责人李健强介绍,用苎麻发酵青贮饲料饲喂西门塔尔良种牛,搭配育肥精饲料,平均单头牛的养殖成本为1.3万元,1头牛的售价可达2.5万元,利润大约12000元。“一般从外引进的肉牛,喂养一年半就可上市。吃苎麻发酵青贮饲料的肉牛个头大、毛色发亮、精气神好。”李健强说。

    记者在养殖基地看到,肉牛比较钟爱苎麻青贮饲料,美食一上“桌”,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抢食,生怕落了后,时不时地发出愉悦的哼哼声。

    经专业检测,苎麻饲养的肉牛牛肉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pH值处于一级鲜度肉制品标准,含水量较高,粗脂肪含量明显较高,其牛肉比普通牛肉风味更好,也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牛粪也是非常好的肥料,1头牛每年可产出600010000公斤牛粪,可满足3亩苎麻田的需肥量。农民既收获了麻纤维和牛肉,又节约的肥料投入,还保护了农田,一举多得。

    增收致富,效果明显

    那么,该模式是否可复制推广呢?

    益阳滔溪竹麻林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占地面积 11 亩,2020年末总资产 2520.2万元,有剑杆织布机100台,年产梭织布500万米以上。“我们公司将苎麻开发成多种产品,如麻床垫、沙发、麻袜、麻布鞋及床上用品等。麻产品舒适透气、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青睐。”李健强说。

    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依托科技创新,高标准建设苎麻种植基地,通过产品质量攻坚,大力拓展海内外销售市场,走出了一条通过国际市场带动农户规模种植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该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直接帮扶模式,采用产业帮扶,土地流转,免费提供牛仔、麻苗、和提供技术指导的方式,近两年帮助150户村民增收致富。

    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同时,该项目多项技术与专利均为国内首创,如饲纤兼用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体系国内外未见报道;饲纤兼用苎麻种子直播与植物激素复合调控技术为国内首创;苎麻机械化生产系统是国内首创;苎麻副产物青贮料饲喂肉牛,牛粪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国内外报道较少。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整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可大力推广应用。

    “该模式是可复制的,我们将充分利用安化山区等类似生态区域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搞好产学研合作,不断创新苎麻种养结合技术和乡村振新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揭雨成表示。

    £本报记者  余杏

  • 【作者】
  • 【时间】2021年06月07日
  • 【信息来源】
  • 【编辑】
  • 【点击】
  •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