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龙舌兰麻(剑麻)种植技术
  • 苎麻种植技术五十问
  • 麻类多功能用途综述
  •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进展
  • 大麻种植技术
  • 对我国加入WTO后麻类科技发
  • 中国黄麻纺织业的发展前景
  • 壮大苎麻产业 振兴县域经
  • 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
  • 农工科贸一体化是达州市苎麻
  • 进口亚麻打成麻标准(试行)


       近年来,我国亚麻纤维原料进口数量增长较快,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协会制定了《进口亚麻打成麻标准》,决定在行业中试行,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

                                      中国麻纺行业协会
                                      2006年1月10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口亚麻打成麻的技术要求、质量分等规定、试验方法、实物标样、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纤维用进口亚麻打成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707-1985 纺织名词术语
    GB/T9995-1997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法 烘箱测定法
    GB/T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 技术要求
    3.1定义和术语
    3.1.1杂质
    是指麻纤维上的麻骨、皮壳、碎屑以及亚麻纤维性质不同的其它杂质。
    3.1.2加工不足麻
    因脱胶或打麻不足含有死麻屑的纤维。
    3.1.3成条性
    单株韧皮纤维的完整程度。
    3.1.4整齐度
    麻捆中亚麻纤维根端对齐的程度,以及纤维长短的差异程度。
    3.1.5重度
    麻捆纤维梳理的紧密和手感轻重的程度。
    3.1.6批号
    产地相同,同一时期的打成麻。
    3.2 进口亚麻打成麻物理指标见表1
    表 1
    打成麻
    麻号 强力(N)
    ≥ 强力变异系数CV(%)≤
    长度(mm)
    ≥ 含杂率(%)

    加工不足麻率
    (%)≤
    分裂度(Nm)


    22# 260 18 600 0.5 0.2 320
    20# 250 20 600 0.5 0.2 300
    18# 240 22 550 0.5 0.5 280
    16# 230 24 500 0.5 0.5 260
    14# 220 26 500 1.0 1.0 240
    12# 200 28 450 1.0 1.0 220
    3.3进口亚麻打成麻的公定回潮率为12%。
    3.4同一个货柜中进口亚麻打成麻的批号不允许超过二个。
    3.5同一个货柜中进口同品质亚麻梳成麻的分裂度高低差异不允许超过50-100Nm。
    3.6适纺支数参考
    3.6.1进口亚麻打成麻22#麻适纺39公支以上亚麻纱;
    3.6.2进口亚麻打成麻20#麻适纺36公支亚麻纱;
    3.6.3进口亚麻打成麻18#麻适纺30公支亚麻纱;
    3.6.4进口亚麻打成麻16#麻适纺26公支亚麻纱;
    3.6.5进口亚麻打成麻14#麻适纺24公支亚麻纱;
    3.6.6进口亚麻打成麻12#麻适纺20公支及以下亚麻纱。
    3.7 进口亚麻打成麻感观指标见表2
    表 2
    号数 成条性 柔软度 重度 整齐度 色泽
    22# 很好 柔软手感好 重、密实 整齐,
    差值不大于10cm 银灰、浅灰、色泽一致性好,光泽好
    20# 好 较柔软手感好 重、密实 银灰、浅灰、深灰、色泽一致性较好,光泽较好
    18# 较柔软手感好 较重、密实 整齐,
    差值不大于15cm
    16# 较好 较柔软手感好 较重、密实 银灰、浅灰、深灰、黄灰、花色
    14# 较粗硬 较重、较密实
    12# 差 粗硬 较重、较密实 除上述颜色外允许有其他颜色,光泽很差
    3.8实物标样
    3.8.1本标准以文字标准为主,辅以实物标样。实物标样每两年更新一次,按文字标准的规定制作有代表性的样品。
    3.8.2由国家标准化归口单位委托有关单位制作,经有关部门审查,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加封时,说明号数、制作日期,加盖批准印章并附使用说明书。
    3.9分等规定
    3.9.1进口亚麻打成麻质量等级用“号”(#)表示,共分六个号,分别为22、20、18、16、14、12,其质量依次降低。
    3.9.2麻号评定方法
    3.9.2.1进口亚麻打成麻用物理指标鉴定结合感官评定麻号。
    3.9.2.2进口亚麻打成麻以物理指标中强力、强度不匀率、长度、分裂度中的最低一项确定基本麻号。
    3.9.2.3感官鉴定时,按本标准3.7感官指标对照实物标样评定麻号,平均号允许误差±0.5号,否则升降到相应的号数,但升降时不能低于所升号数的强力和分裂度指标。
    3.9.2.4物理指标中的含杂率和加工不足麻允许有一项超过标准要求,如二项同时超过标准时应在基本号的基础上顺降一档,如感官鉴定已作降档的就不再降档。
    3.9.2.5进口亚麻打成麻以物理指标和感官指标中的最低号为最终麻号。
    4 检验规则
    4.1组批
    4.1.1进口亚麻打成麻以一货柜约25吨为一批次。不足25吨的按一批次计算。
    4.1.2同一货柜中亚麻打成麻有二个以上批号且质量差异较大时按二个批次计算。
    4.2抽样方法
    4.2.1采取随机取样方法,从一批待测亚麻打成麻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麻包,作为批量样品。再从批量样品中取出一定数量的纤维作为试验室样品,所取的试验室样品均具有整批麻包的代表性。
    4.2.2对同批号各号数进口打成麻分别随机打开五包麻。在麻包的上、中、下三点处随机抽取15束麻作为试样,每一束麻重量为250g左右。
    4.2.3在五包麻中随机抽取重量约为50g的回潮率试样5个,注明产品品种、批号,并装入取样桶(或塑料袋)内密封。
    4.2.4在15束试样中取一半进口打成麻试样上栉梳机进行梳理,梳理时栉梳机梳理牙统一用42牙,最后一道梳针用20#,梳理好后的梳成麻作为分裂度试样。
    4.2.5取重量约100g的含杂率试样2个,装入塑料袋中。然后从15束试样中每束麻取2小束,每束重约10g,共30束作强力试样。剩余的麻作为感官评号、长度和加工不足麻率。
    4.3检验条件
    4.3.1检验标准大气:试验室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65±5)%。
    4.3.2试验室试样的制备:试验前将试样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不少于24小时,使其达到平衡回潮率(相隔半小时连续两次称重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0.1%)。
    4.3.3试验仪器及要求
    a烘箱:八篮恒温烘箱Y802-A箱内温度控制在(105-110)℃之间;
    b天平:扭力天平JN-A或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c亚麻束纤维强力机:YG015型;
    d定长切断器:YG245型,长度270mm,允许误差±0.01mm;
    e定重天平:YG963型,420mg;
    f定长切断器:Y171A型,长度10mm,允许误差±0.01mm;
    g杂质分析机:
    h天平:JA1203A型,最小分度值0.001g;
    I钢卷尺:最小分度值1mm;
    j镊子钳。
    4.3.4回潮率检验
    4.3.4.1操作方法
    回潮率试样在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01g,作为试样原重。操作要求准确迅速,防止水分蒸发。将称过重的5个试样烘至恒重(恒重是前后两次质量差异不超过后一次称重量的0.05%),作为试样的干重。
    4.3.4.2回潮率计算方法见式(1):
    R = (G-G0)/G0×100 …………………………………………………(1)式中:
    R—— 试样的回潮率,%;
    G—— 试样原重,g;
    G0—— 试样干重,g。
    4.3.5长度检验
    4.3.5.1操作方法
    用钢卷尺分别测量10束麻,测量时从根部多数纤维处量起到梢部多数纤维处止。
    4.3.5.2长度计算方法
    长度以试验结果计算10束麻长度的算术平均值。
    4.3.6加工不足麻率
    4.3.6.1操作方法
    在感官评号的同时由检验人员将10束麻称重。然后拣出加工不足麻(加工不足麻指麻屑连续粘在纤维上等于或大于30mm者)。并对拣出的加工不足麻进行称重。
    4.3.6.2加工不足麻率计算方法见式(2):
    L = m/M×100 ………………………………………………………(2)式中:
    L—— 加工不足麻率,%;
    m—— 加工不足麻重,kg;
    M—— 试样重量,kg。
    4.3.7含杂率检验
    4.3.7.1手检法
    将称重后试样放在光面平板上摊平理直,两人各执一端,轻轻抖动,尽量使杂质落下,并在杂质中拣出正常纤维,称出杂质重量。
    4.3.7.2含杂率计算方法见式(3):
    Z=S/W×100 …………………………………………………………………(3)式中:
    Z —— 试样的含杂率,%;
    S —— 试样的杂质重量,g;
    W ——试样重量,g。
    4.3.8分裂度检验
    4.3.8.1操作方法
    从已梳理好的梳成麻试样中取10小束,自麻基、梢对折处剪断,再向基部(根部)剪下50mm作为小样,分成5小缕,然后用专用梳子(稀梳:8-10针/cm)梳理每一小缕,分别撑住该段纤维,梳理其一端,上、下部各梳二次,在中间部位用Y171切断器切成10mm长的片段,切取的纤维混合之后,在扭力天平上称取(9-10)mg的5个试样,然后用纸包好,数其根数。
    4.3.8.2 分裂度计算方法见式(4)
    J = (10×N)/ Gf …………………………………………………………(4)式中:
    J —— 分裂度,Nm;
    N —— 纤维根数,根;
    Gf—— 试样总重量,mg。
    4.3.9强力检验
    4.3.9.1操作方法
    从30个麻束中各自取重约2g的小麻束,共30束。在每个小麻束的中间用定长切断器(YG245)切断,将切断好的麻束放在调温调湿箱中平衡24小时。平衡好的麻束在称重前要进行整理,拿住麻束的一端约70-80mm处,另一手沿着麻束顺势捋去短、乱纤维;用同样的方法再整理另一端。将整理好的麻束在定重天平上称重到420mg,然后把麻束在强力机上测试强力。测试时先关闭制动板手,再将麻束的一端绕在上夹持器上,拧紧螺母,然后用手向下拉紧麻束另一端并绕在下夹持器上,使夹持器间的麻束张力均匀一致,拧紧螺母,松开自动板手,开动机器,保持下降速度120mm/min,记录断裂时的强力值。
    4.3.9.2强力计算方法
    计算30束麻强力值的算术平均值。
    4.3.9.3强度变异系数CV%计算方法见式(5):
    б= ∑(x-x)
    n-1 ……………………………………………(5)式中:
    CV=б/ x×100%
    x——观察值;
    x——样本平均数;
    n—— 样本总频数;
    CV——变异系数,%。
    4.4试验方法的表示
    4.4.1计算时,遇到试验结果过大或过小,均应一律计算。
    4.4.2计算时,有效位数按GB-T8170进行修约,各种试验的计算精确度按表3规定。
    项 目 单 位 要求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回潮率 % 2
    长度 mm 整数
    加工不足麻率 % 2
    含杂率 % 2
    分裂度 Nm 整数
    强力 N 2
    强度变异系数 % 2
    4.5验收
    麻号验收和重量验收。
    4.5.1麻号验收
    麻号验收按3.2进口亚麻打成麻物理指标和3.7进口亚麻打成麻感观指标检验结果进行验收。
    4.5.2重量验收
    重量验收按公定回潮率12%折算后的公定重量进行验收。
    4.6复验
    4.6.1进口亚麻打成麻在交接验收中如有异议,双方可会同进行复验或委托专门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复验和仲裁检验均以一次为准。
    4.6.2 要求复验的产品应是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
    4.6.3 要求复验时,必须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但为了不影响加工企业的生产,质量指标的复验最少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20%。但要求复验数量时,则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
    4.6.4复验取样数量应在原取样数量基础上增加一倍。
    4.6.5复验发生的一切费用,由责任方负责。
    5标志和包装
    5.1标志
    进口亚麻打成麻应附有产品标牌,不同产地不同质量的打成麻须用不同颜色的标牌表示,并在标牌上注明产品规格、生产厂名、重量、生产日期。
    5.2包装
    5.2.1进口亚麻打成麻包装为方包和圆桶两种,不得混装。
    5.2.2成包重量为每包100kg左右。
    5.2.3每包内的打成麻号数应一致。同一包内的打成麻颜色、长度应一致。
    5.2.4每一货柜中的打成麻号数应一致,批号不允许超过二个以上。质量及色泽不能有明显差异。
    5.2.5不同加工方式的亚麻打成麻分别包装,包内不得混有杂物。


  • 【作者】null
  • 【时间】2006年08月29日
  • 【信息来源】null
  • 【编辑】null
  • 【点击】
  • 【字体: